7月5日
w66利来老牌李荣浩演唱会的余音
在常州奥体中心尚未散尽
41000座的体育场
已无缝切换至“苏超”模式
为15天后常州对阵徐州的足球赛铺开绿茵
此时此刻,奥体中心会展中心内,“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总决赛正热火朝天;几天后,世界羽坛顶尖高手又将云集体育馆,开启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的巅峰对决。
当一座体育场馆的繁忙成为常态,它所映射的,正是一座城市不断跃升的活力能级、日益厚重的文化自信以及无限广阔的未来图景。常州奥体的“忙碌”,已成为观察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扇生动窗口,奏响了文体旅深度融合、城赛共生共荣的时代强音。
功能“交响”
多馆协同的运营智慧常州奥体中心
远非传统单体场馆
这座总建筑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的场馆群
是精心构建的“城市活力综合体”
其核心场馆各司其职又紧密联动
·拥有国际标准跑道和足球场、可容纳41000名观众的主体育场,既是演唱会的声浪海洋,亦是“苏超”激战的主场堡垒。
·配备6000余座的主赛场、24片羽毛球场及多项训练设施的体育馆,此刻正为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厉兵秣马。
·正在进行着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总决赛的会展中心,以18000平方米的广阔空间承载着科技与创新的梦想。
·600余人参赛的江苏省青少年网球锦标赛也在几天前刚刚落幕,专业级的游泳跳水馆则在静待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
这种多业态、高频次活动的并行不悖,是对场馆设计理念、管理流程和应急能力的极限考验。奥体中心凭借其内部高效的资源调度与流程管理,成功化解了时空与业态的碰撞,实现了物理空间价值的最大化释放。“这就像一场接力赛,考验着每一个环节的精准衔接与无缝流转。”一位资深场馆运营管理者说道。
效率引擎
支撑“常州速度”的密码
何以支撑
如此高强度、多元化的活动人流?
奥体中心“忙而有序”的背后,是一套成熟的城市级服务保障体系在高效运转,其核心在于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精准护航。
常州为大型文体活动量身打造的“文体旅快速绿色通道”与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为关键支撑。活动主办方不再需要辗转奔波于文旅、公安、消防、交通等多个部门之间。在活动敲定之初,十余个相关部门便通过联席会议提前介入,协同作战,系统解决地铁延时、公交接驳、气象服务、安全预案等关键问题。
这种效率极高的“常州速度”,叠加常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得奥体中心迅速崛起为沪宁线上炙手可热的大型活动高地。市场数据给出了有力佐证:2023年以来,奥体中心演唱会上座率稳定在97%至98%的高位,场均可售票高达30000至33000张,其中八成观众来自常州之外。市场的选择,是对“常州效率”与区位价值的最佳诠释。
融合引擎
文体旅共生的经济驱动力
奥体中心的繁忙运转,远非独立的活动叠加。它是常州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相互催化、共同驱动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业态的共生,更深刻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动能与城市品牌价值。
自2023年明确提出打造“青春乐都”城市文化品牌以来,常州将音乐节、大型演唱会作为吸引年轻流量、焕新城市形象的核心抓手。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曾创下两天吸引14.4万乐迷的盛况,成为城市演艺活力的里程碑。而顶级体育赛事的长期深耕,则为城市注入了更为深厚的品格内涵。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在常州的16年历程,堪称“城赛共生”的典范。从2008年承接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起步,到2018年成功跃升为世界羽联最高级别超级1000赛事并锁定至2026年的主办权,常州以卓越的办赛能力和全城投入的热情,赢得了世界羽联的长期信赖。
赛事与城市的深度互动
产生了丰厚的“反哺效应”
顶级羽毛球赛事的长期浸润,让这项运动从精英走向大众,深深融入城市血脉。赛事“一票难求”的景象,正是常州全民羽球热情最直接的体现。2024年赛事更是吸引近3万全国球迷涌入,综合拉动经济效益超2亿元,成为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强劲引擎。演唱会经济效应同样显著,2025年数据显示,奥体中心单场演出带动的综合消费比例高达约1:7,意味着每一元门票收入,能撬动七元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领域的消费,有力激活了城市经济末梢。
这种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在“驾驭未来”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教育竞赛总决赛的举办中得到了更有意义的诠释。赛事不仅是对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锤炼平台,更因其与常州“新能源之都”的核心产业定位高度契合,成为一次对城市主导产业的生动展示与未来创新人才的潜在链接。文体活动与城市特质、产业基因的深度嵌合,释放出独特而持久的品牌能量,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来源:常州市新闻传媒中心
记者:吕亦菲 周洁
摄影:夏晨希
编辑:想想
校对:王珊